离骚九歌图
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
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
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
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
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
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尧女舜妃两婵娟,想见当年泣苍梧。
大少司命尾东君,倏来忽逝纷驰驱。
河伯白鼋弭英辅,山鬼赤□□□□。
桂酒椒浆奠瑶玉,鼓迎箫送鸾凤舆。
佳人在望□□□,□君不见心踌躇。
采芳馨兮日将暮,有所思兮甘糜躯。
吾王不寤蛾眉嫉,知心惟有寡女媭。
一士葬鱼亡楚国,而况他日秦坑儒。
我诗颇似贾谊赋,敬吊先生空嗟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则灵均:指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皇揆余:皇,指天;揆,度量。这里指天命所赋予。
- 羲文周孔:指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位古代圣贤。
- 坤马中孚鹤:坤马,指《易经》中的坤卦,象征地,马代表坤卦的柔顺;中孚鹤,中孚卦中的鹤,象征诚信。
- 鼎虎革豹未济狐:鼎虎、革豹、未济狐,均指《易经》中的卦象,分别象征着权力、变革和未完成的状态。
- 载鬼一车豕负涂:载鬼一车,指《易经》中的睽卦,象征着怪异和离奇;豕负涂,指猪背上涂泥,象征着污秽和混乱。
- 先张之弧后说弧:先张之弧,指先拉开弓;后说弧,指后来又放下弓,比喻事情的变化无常。
- 湘累:指屈原,因屈原投湘水而死,故称湘累。
- 东皇太一: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神,掌管天界。
- 百灵护驾飞龙趋:百灵,指各种神灵;护驾,保护;飞龙,指神龙,象征着尊贵和力量。
- 云中之君:指云神,古代神话中的神祇。
- 尧女舜妃:指尧帝的女儿和舜帝的妃子,即娥皇和女英。
- 大少司命:指掌管生死的神祇。
- 河伯白鼋弭英辅:河伯,指河神;白鼋,白色的龟,象征着长寿;弭英辅,指辅佐河伯的神祇。
- 山鬼赤□□□□:山鬼,指山中的神灵;赤,红色的,这里指山鬼的形象。
- 桂酒椒浆:用桂花和花椒酿制的酒,古代祭祀时常用。
- 佳人在望□□□:佳人,指美丽的女子;在望,指在视线之内,但无法接近。
- 有所思兮甘糜躯:有所思,指心中有所思念;甘糜躯,指甘愿牺牲自己的身体。
- 吾王不寤蛾眉嫉:吾王,指楚怀王;不寤,不醒悟;蛾眉嫉,指因为美貌而招致的嫉妒。
- 寡女媭:指寡妇,这里指屈原的姐姐。
- 一士葬鱼亡楚国:一士,指屈原;葬鱼,指屈原投江自尽;亡楚国,指楚国因此而灭亡。
- 秦坑儒: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贾谊赋:指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作品,这里指贾谊的《吊屈原赋》。
翻译
我是天命所赋予的正则灵均,屈原的文章自古无双。我曾痛饮并阅读他的作品,现在又观赏了《九歌》的图画。《九歌》的根源来自何处?它源自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的《易经》。其中有坤卦的马、中孚卦的鹤,还有鼎卦的虎、革卦的豹、未济卦的狐。还有载满鬼怪的车和背负泥泞的猪,先拉开弓后又放下。这些奇奇怪怪、浩瀚广博的内容,屈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九歌》。
东皇太一从九霄云外降临,百神护驾,飞龙疾驰。云中的君王穿着庄严的帝服,俯瞰四海,在天空中翱翔。尧帝的女儿和舜帝的妃子,两位美丽的女子,想必在苍梧之地哭泣。大司命和少司命跟随着东君,忽来忽去,忙碌不已。河伯骑着白色的龟,山鬼则是一片红色。
用桂花和花椒酿制的酒,瑶玉制成的酒杯,鼓声和箫声中,鸾凤车驾缓缓前行。美丽的女子在视线之内,但无法接近,心中充满了踌躇。采撷芳香的花草,日已将暮,心中有所思念,甘愿牺牲自己。
我们的君王不醒悟,因为美貌而招致嫉妒,只有寡妇姐姐是知心人。一个士人投江自尽,楚国因此而灭亡,更何况后来秦国焚书坑儒。我的诗颇似贾谊的《吊屈原赋》,我敬佩并哀悼屈原,只能空自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九歌》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易经》卦象和古代神话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宏大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通过对屈原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不渝、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士人的哀悼和敬仰,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送胡教谕炳文如金陵二首 》 —— [ 元 ] 方回
- 《 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贱迹四首 》 —— [ 元 ] 方回
- 《 上南行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春日俳体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康庆之见过醉归读予鄙作 》 —— [ 元 ] 方回
- 《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 》 —— [ 元 ] 方回
- 《 戏咏老农观稻以秋字为韵其二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