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病驼

· 王逢
狂夫东游乘白骡,道路适遇病橐驼。 紫毛无复好容色,肉鞍尚耸双坡陀。 南人从来不梦此,私怪目击临干戈。 泉渠元自控蕃落,天苑毕竟连银河。 吴郊楚甸水草浅,任重却欲千斤过。 青袍朝士为起立,茜帽番僧时抚摩。 热风吹尘鼻出火,积雨成潦疮生窠。 牛虻狗虱苦嘬血,末由驱除知奈何! 频年出师数百万,熊罴狮豹相奔波。 岂期独后死沟壑,馀光所及良已多。 老奚首帕短裤靴,手持鞭策涕泗沱。 忆昔滦京避暑日,气骨礧峞从銮和。 沈沈金瓮夹挏马,袅袅锦带悬灵鼍。 服劳辇下藉鬋刷,屈迹泽畔甘蹉跎。 畴能推广爱乌义,没齿仰饲公田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橐驼:生病的骆驼。橐驼(tuó tuó),即骆驼。
  • 紫毛:指骆驼的毛色。
  • 肉鞍:指骆驼背上的肉峰。
  • 坡陀:高低不平的样子。
  • 蕃落:边远的部落。
  • 天苑:皇家园林。
  • 茜帽:红色的帽子。
  • 嘬血:吸血。
  • 熊罴狮豹:比喻勇猛的战士。
  • 良已多:已经很多。
  • 涕泗沱: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形容极度悲伤。
  • 礧峞:形容山势险峻。
  • 夹挏马:指马匹被夹在中间。
  • 灵鼍:传说中的神兽。
  • 藉鬋刷:依靠梳理。
  • 蹉跎:虚度光阴。
  • 爱乌义:指爱护弱小的精神。
  • 没齿:终身。

翻译

狂夫东游骑着白骡,途中偶遇一匹生病的骆驼。骆驼的紫毛已失去往日的光泽,肉鞍上的双峰依然耸立。南方人从未梦见过骆驼,私下里惊讶于在战乱中亲眼所见。泉水和沟渠原本控制着边远的部落,皇家园林毕竟连接着银河。吴地的郊野和楚地的草甸水草稀少,骆驼却能承受千斤的重量。穿着青袍的朝士为之起立,戴着红帽的番僧不时抚摸。热风吹起尘土,骆驼鼻孔冒火,积雨成涝,疮口生出窠臼。牛虻和狗虱苦苦吸血,却无法驱赶,真是无可奈何!连年出征数百万勇士,如熊罴狮豹般奔赴战场。岂料独留此骆驼死于沟壑,它的光芒已经足够多。老奚头戴短裤靴,手持鞭策,泪流满面。回忆起在滦京避暑的日子,山势险峻,随从銮驾。沉沉的金瓮夹着马匹,飘飘的锦带悬挂着神兽。在皇城下服劳,依靠梳理,甘愿在泽畔虚度光阴。谁能推广爱护弱小的精神,终身仰赖公田的禾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病骆驼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诗中,“狂夫”与“病橐驼”的对比,突显了人世的变迁与无常。骆驼的“紫毛无复好容色”和“肉鞍尚耸双坡陀”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岁月对生命的侵蚀。后文通过骆驼的苦难,隐喻了战乱中普通百姓的悲惨命运。诗末的“老奚”形象,更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体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