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 留别淇上诸君
浙江江路杳。苍茫自叹,南飞鸟鸟。故国回头,梦里青山吟绕。手把一麾南去,道不比、八州常调。君莫笑。南楼苦要,胡床舒啸。
休扰。归去扁舟,若比似陶朱,尚犹年少。飞泳虽殊,友义固应明了。拟览九江秀色,谁凄断、关河残照。霜月晓。去去眼中人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漏迟:词牌名,双调九十四个字。
- 浙江江路杳:浙江的江路显得遥远。
-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南飞鸟鸟:指南飞的鸟。
- 故国:指作者的故乡。
- 一麾南去:手持旗帜向南行进。
- 八州常调:指八州(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常规调动。
- 南楼苦要:指南楼(地名)的艰苦要求。
- 胡床舒啸:胡床(一种坐具)上放声长啸。
- 休扰:不要打扰。
- 扁舟:小船。
- 陶朱: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
- 飞泳:飞翔和游泳,比喻不同的生活方式。
- 九江秀色:指九江(地名)的美景。
- 关河残照:关隘和河流上的夕阳余晖。
- 去去眼中人少:渐渐远去,眼中的人越来越少。
翻译
浙江的江路显得遥远,我在这苍茫中自叹,看着南飞的鸟儿。故乡只能在梦中回望,青山环绕,吟唱着。手持旗帜向南行进,说道这不同于八州的常规调动。请不要笑我,南楼的艰苦要求,我在胡床上放声长啸。
不要打扰我。我将乘小船归去,如果比起陶渊明,我还算是年轻的。飞翔和游泳虽然不同,但朋友之间的义气应该是明确的。我打算欣赏九江的美景,但谁又能不感到关隘和河流上的夕阳余晖的凄凉呢?在霜月明亮的夜晚,我渐渐远去,眼中的人越来越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离别淇上诸君,南行时的复杂情感。词中通过对浙江江路的遥远、南飞鸟鸟的描绘,以及对故国梦中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陶渊明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年轻时光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王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
王恽的其他作品
- 《 水龙吟 · 赋莲花海棠 》 —— [ 元 ] 王恽
- 《 游栖嵓寺三首 》 —— [ 元 ] 王恽
- 《 番禺杖 》 —— [ 元 ] 王恽
- 《 追挽元遗山先生 》 —— [ 元 ] 王恽
- 《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五 》 —— [ 元 ] 王恽
- 《 太常引 · 寿刘同知 》 —— [ 元 ] 王恽
- 《 水调歌头 · 和赵明叔韵 》 —— [ 元 ] 王恽
- 《 浣溪沙 · 客亭观涨 》 —— [ 元 ] 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