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怅神光奕奕,天上良宵。花露湿,翠钗翘。风回鸾扇影,愁满紫云轺。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
朱弦寂寂,心思迢迢。人未老,鬓先雕。翻腾惊世故,机巧到鲛绡。凉夜永,箫声咽,篆烟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光奕奕:形容神采飞扬,光彩照人。
- 鸾扇:古代一种装饰有鸾鸟图案的扇子。
- 紫云轺: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马车。
- 朱弦:红色的琴弦,代指琴。
-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轻纱,比喻极其轻薄细腻的织物。
- 篆烟:篆香燃烧时升起的烟雾。
翻译
怅望着天上神采奕奕的光芒,那是美好的夜晚。花上的露水湿润了,翠绿的钗子翘起。风回旋,鸾扇的影子摇曳,愁绪充满了华丽的马车。恨只恨相望,虽然只是一水之隔,却隔着三座桥。
红色的琴弦静寂无声,心思却遥远。人还未老,鬓发却已斑白。翻腾的世事令人惊异,机巧到了极致,如同鲛人织的轻纱。凉夜漫长,箫声呜咽,篆香燃烧的烟雾飘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愁绪的夜晚,通过对天上神光、花露、翠钗等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美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表达了虽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的无奈与愁苦。后文通过“朱弦寂寂”、“鬓先雕”等词句,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