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长安:地名,此处指边塞的城池。
- 大将坛:指将军的营帐或指挥中心。
- 虎皮:指用虎皮装饰的帐篷,象征将军的威严。
- 玉帐:华丽的帐篷,指将军的营帐。
- 牛耳:古代割牛耳取血,用于盟誓或祭祀。
- 铜盘:用于盛放牛耳的器皿。
- 霸气: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 寒逾肃:寒冷而肃杀,形容战场的严峻气氛。
- 军声:军队的声音,如号角、战鼓等。
- 夜不欢:夜晚不平静,指战事紧张。
- 皇天:指天,天意。
- 眷西顾:眷顾西方,指天意关注边疆。
- 一泥丸:比喻微小的障碍或困难。
翻译
月光照耀着边塞的小长安城,风声在大将的营帐外呼啸。 虎皮装饰的华丽帐篷敞开,牛耳被割下放在铜盘上。 军队的威严气势在寒冷中更显肃杀,夜晚的军声并不欢快。 天意似乎在眷顾着西方的边疆,谨慎对待每一个微小的挑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夜晚的严峻景象,通过月光、风声、虎皮帐篷等意象,传达出边疆战事的紧张和军队的威严。诗中“霸气寒逾肃”一句,巧妙地将寒冷的气候与军队的肃杀气势相结合,增强了战场的压迫感。结尾的“皇天眷西顾,慎取一泥丸”则体现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战争中每一个细节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深切期望。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 》 —— [ 元 ] 王逢
- 《 敬题谕淮安朱安抚诏后 》 —— [ 元 ] 王逢
- 《 秋夜叹 》 —— [ 元 ] 王逢
- 《 和张率性经历竹枝词二首 》 —— [ 元 ] 王逢
- 《 隐忧六章时有司奉吏部符敬依令旨起取 》 —— [ 元 ] 王逢
- 《 会别马颍渔 》 —— [ 元 ] 王逢
- 《 客金陵遇有以茂才异等为荐者以病归泊龙湾二首寄丁仲容娄行所二先辈 》 —— [ 元 ] 王逢
- 《 游昆山怀旧伤今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