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岂有毛与皮,可以析毫缕。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
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卧龙未飞,睡虎不吼。
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荀氏八龙:指东汉荀淑的八个儿子,皆有才名,时人称为“八龙”。
- 慈明无双:指荀淑的第六子荀爽,字慈明,其才学在当时无人能比。
- 贾氏三虎:指东汉贾彪的三个儿子,皆有才名,时人称为“三虎”。
- 伟节最怒:指贾彪的第三子贾彪,字伟节,以刚直著称。
- 析毫缕:比喻极其细微。
- 东方角龙西奎虎:指东方青龙和西方白虎,是中国古代四象中的两象。
- 烈裔顾凯:烈裔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顾凯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字。
- 鳞虫:指鱼类和爬行类动物。
- 窜走:逃跑。
- 语默:说话与沉默,指言行举止。
翻译
荀家的八个儿子,慈明无人能比。他们的头和角怎能用形象来描绘呢?贾家的三个儿子,伟节最为刚烈。他们的毛和皮又怎能细致地分析呢?古人画马不是真的画马,而是借此来描绘英雄的姿态。东方有角龙,西方有奎虎,天上有这样的生物,人间也有这样的形象。善于绘画的人,画意不在于形象,而在于寄托兴致如同吟咏诗歌。画龙点睛就能飞去,这样的技艺,烈裔和顾恺之也未必能比。卧龙未飞,睡虎不吼。一旦飞起,所有的鳞虫都会跟随上升,一旦吼叫,百兽闻声都会逃跑。人们看到这幅画,指点着它的爪牙,问这是不是真的,我看到这幅画,通过它的屈伸和语默来观察圣贤的行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荀氏八龙和贾氏三虎的赞美,以及对画龙画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中“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一句,巧妙地揭示了绘画的深层意义,即不仅仅是形象的再现,更是对人物精神气质的传达。后文通过对“卧龙”、“睡虎”的描绘,进一步以象征手法展现了英雄的潜在力量和威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