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坟二首

· 沈周
官竹园头春日斜,手开新土渐成洼。 观生如寄谁非客,视死为归此是家。 白发暂存知电露,青山长卧有烟霞。 慰劳自假閒诗酒,且弄年华与物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竹园:官方管理的竹林园地。
  • 春日斜:春日的阳光斜照。
  • 手开新土:亲手挖掘新土。
  • 观生如寄:观察生命如同暂时寄居。
  • 视死为归:看待死亡如同归宿。
  • 白发暂存:白发暂时存在。
  • 电露:比喻短暂。
  • 青山长卧:长眠于青山之中。
  • 烟霞:山中的云雾,常用来形容隐居或仙境。
  • 慰劳自假:自我慰藉,假借。
  • 閒诗酒:闲暇时作诗饮酒。
  • 且弄年华:姑且享受时光。
  • 物华:自然景物的美好。

翻译

在官竹园的春日斜阳下,我亲手挖掘新土,渐渐形成了一个洼地。观察生命,感觉每个人都像是暂时寄居的客人;看待死亡,则像是回到了最终的归宿。白发只是暂时的存在,如同电光和露水一样短暂;而长眠于青山之中,那里有云雾缭绕的仙境。我借诗酒来自我慰藉,姑且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和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通过“官竹园头春日斜”的开篇,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观生如寄谁非客,视死为归此是家”一句,巧妙地将生命比作短暂的寄居,而死亡则是永恒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看法。后文通过“白发暂存”与“青山长卧”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最后,诗人以诗酒自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