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醉翁亭

· 沈周
丘亭兀兀倚残碑,风雨漫漫刻己夷。 天地无穷翁尚醉,文章不朽石如斯。 滁山终古当增价,太守而今复谓谁。 振靡扶衰论作者,未应韩子独称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兀(wù wù)**:**高耸的样子。
  • **漫漫:**形容时间或空间没有边际。这里指长久的风雨侵蚀。
  • **刻己夷:**碑上的刻字已经被磨损平了。“夷”有平的意思 。
  • **终古:**久远,自古以来。
  • **振靡扶衰:**振兴衰颓的文风。
  • **韩子:**指韩愈。

翻译

那座山丘上的醉翁亭高高地靠着古老残破的碑石,漫长的风雨侵蚀让碑上的刻字都已经模糊难辨变得平整了。天地无穷无尽,当年醉翁依然沉醉在滁州的山水之间,欧阳修那伟大不朽的文章就如眼前这碑石一样永恒。滁州的山水从今往后价值定当增加,只是如今再也难寻到如当年欧阳修那样的好太守了。若是论起振兴衰颓文风的作者,不应只是韩愈一人被称为宗师啊。

赏析

这首诗围绕醉翁亭的重修展开。首联描绘出醉翁亭与残碑的破败景象,“兀兀”“残碑”“漫漫”“刻己夷”营造出沧桑之感,奠定了怀古抒情的基调。颔联通过“天地无穷”和“翁尚醉”的对比,凸显欧阳修沉醉山水的悠然超脱,又将他不朽的文章与历经风雨却依旧永恒的碑石相类比,夸赞了欧阳修文章的卓越与长久价值。颈联指出因欧阳修的缘故,滁州的山水身价倍增,而当今却找寻不到那样贤能的太守,抒发对往昔贤才的追思与怅惘。尾联别出心裁,将话题从醉翁亭转到对文风的探讨,认为除了韩愈,像欧阳修这样的人也在振兴文风上有重要贡献,进一步肯定了欧阳修的文学地位和功绩。整首诗情景交融,于对醉翁亭的描写中,渗入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前贤的追慕之情,用词巧妙,意境深远。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