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君泽山水寄华光禄汝德

· 沈周
众山矗矗如排空,左错右互肝肺重。 岚氛滃地似无足,上有树杪浮菁葱。 两厓擘铁泉迸玉,中见百丈垂长虹。 烟江沈沈纳此泻,天影浩荡吞孤篷。 君泽君泽具此胸,我谓圭远将无同。 高堂突兀出奇观,巴蜀落眼何时通。 我家茅堂不称是,君家昼锦宜县中。 因之卷赠报昨辱,一轴百里吹长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岚氛(lán fēn):山间雾气。
  • 滃地(wěng dì):形容雾气浓密。
  • 树杪(shù miǎo):树梢。
  • 菁葱(jīng cōng):形容树木茂盛。
  • (yá):山崖。
  • 擘铁(bāi tiě):形容山崖坚硬如铁。
  • 泉迸玉(quán bèng yù):形容泉水清澈如玉。
  • 长虹(cháng hóng):彩虹。
  • 烟江(yān jiāng):烟雾缭绕的江河。
  • 沈沈(chén chén):形容深沉。
  • 孤篷(gū péng):孤舟。
  • 圭远(guī yuǎn):指远方的山峰。
  • 高堂(gāo táng):高大的厅堂。
  • 巴蜀(bā shǔ):四川的古称。
  • 昼锦(zhòu jǐn):形容华丽的装饰。
  • 县中(xiàn zhōng):县里。
  • 卷赠(juàn zèng):赠送画卷。
  • 昨辱(zuó rǔ):昨日的屈辱。

翻译

群山高耸,仿佛直插云霄,左右交错,山势重叠。山间雾气浓密,几乎看不到地面,而树梢上却浮现出茂盛的绿色。两边的山崖坚硬如铁,中间的泉水清澈如玉,仿佛有一条百丈长的彩虹垂挂其中。烟雾缭绕的江河深沉地接纳了这股水流,天空的影子浩荡,吞没了孤舟。孙君泽的胸怀就像这幅山水画一样壮阔,我认为这远方的山峰与他的胸怀无异。高大的厅堂中展现出这奇妙的景观,不知何时才能亲眼看到巴蜀的美景。我家的茅屋无法与此相比,而你家的华丽装饰正适合悬挂这样的画作。因此,我将这幅画卷赠予你,以回报昨日的屈辱,这幅画就像长风吹过百里,带给你无尽的遐想。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雄伟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众山矗矗如排空”、“两厓擘铁泉迸玉”等,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耸、水的清澈和雾的浓密。同时,诗人通过对孙君泽胸怀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