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云山图
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
满堂雨气飒欲流,隔帘绿树啼春鸠。
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幛 (zhàng):古代用于遮挡或分隔的布帘,这里指画中的山景。
- 氤氲 (yīn yūn):形容烟雾或云气弥漫的样子。
- 汞海 (gǒng hǎi):比喻云海,因汞色银白,故用以形容云海。
- 飒 (sà):形容风声或雨声。
- 鸠 (jiū):鸟名,这里指斑鸠。
翻译
我用墨笔描绘出白云,忽然间一幅山景便充满了千变万化的云雾。徐卿的新堂北面墙壁空着,谁说不能将这美景赠予你。青山是母亲,云是孩子,倒映的青山仿佛落入了怀中。这分明是七十二座如芙蓉般的山峰,躺在秋天的云海中,却扶不起来。满堂的雨气仿佛要流出来,隔着帘子可以看到绿树间春天的斑鸠在啼叫。白云在家中,亲人在眼前,不再依靠太行山歌唱远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云山图,通过墨笔的运用,将白云与青山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诗中“青山为母云作子”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山与云的亲密关系,而“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则进一步以芙蓉和汞海比喻山峰和云海,增强了画面的美感。结尾处“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表达了诗人对家的依恋和对远游的淡漠,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