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夜见月映树有作

· 沈周
圆月出树东,隔看被树挂。 群叶相蒙茂,光采还透射。 玉盘虽隐映,其魄自整暇。 脱树渐自高,万里大明奓。 了了太极圈,谁向虚空画。 坐深已当头,其树势斯下。 小人蔽君子,暂尔何足讶。 树月亦偶当,微吟聊譬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圆月:满月,指月亮完全被照亮的状态。
  • 隔看:从侧面或远处看。
  • 群叶:众多的树叶。
  • 光采:光彩,指月亮的光辉。
  • 玉盘:比喻圆月,因其形状和光泽似玉制盘子。
  • 隐映:隐约映照。
  • :指月亮的形状和光辉。
  • 整暇:整齐而从容。
  • 脱树:月亮从树梢上升起。
  • 大明:指月亮的光辉。
  • :展开,这里指月亮的光辉扩散。
  • 了了:清楚,明了。
  • 太极圈:指月亮的圆形象征太极图中的圆圈。
  • 虚空:天空。
  • 坐深:夜深人静时。
  • 当头:正对着头顶。
  • :遮挡。
  • 君子:这里比喻月亮,高尚的存在。
  • 暂尔:暂时如此。
  • :惊讶。
  • 偶当:偶然如此。
  • 微吟:轻声吟咏。
  • 聊譬借:姑且以此作为比喻。

翻译

圆月从树的东边升起,从侧面看去,月亮似乎被树枝挂住了。茂密的树叶相互遮蔽,但月光依然能透过树叶射出。虽然月亮像玉盘一样隐约映照,但它的光辉却整齐而从容。月亮逐渐从树梢上升起,其光辉扩散至万里,明亮无比。月亮的圆形象征着太极图中的圆圈,谁能在虚空中画出这样的圆圈呢?夜深人静时,月亮正对着头顶,而树枝则逐渐下垂。小人(树枝)遮挡了君子(月亮),但这只是暂时的,并不足为奇。树和月亮的关系只是偶然如此,我轻声吟咏,姑且以此作为比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月亮从树梢上升起的景象,展现了月光的美丽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月亮比作玉盘,将月亮的圆形象征为太极圈,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树枝关系的描写,隐喻了社会中君子与小人的关系,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暂时困境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