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思亲为韦谧作

· 沈周
韦郎五岁失其母,恃有父存未知苦。长来见父不见母,入地欲求地无户。 仰天见缺月,似我独见父。明朝又是月圆时,死者安能复如此。 尝尝见月便断肠,天或哀怜为风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ì):依赖,依靠。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韦郎五岁时失去了母亲,依赖着父亲却未曾感受到失去母亲的痛苦。长大后见到父亲却再也见不到母亲,想要下地寻找却找不到入口。 抬头望见残缺的月亮,就像我只能见到父亲一样。明天又是月圆之时,已经逝去的人怎能再次回来。 每当看到月亮就感到极度悲伤,或许上天会哀怜我,带来风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父亲孤独存在的同情。通过对比月亮的圆缺,诗人巧妙地抒发了对亲人离世的无奈和悲伤。诗中的“仰天见缺月,似我独见父”一句,既描绘了月亮的形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缺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沉感慨。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