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给事尊堂受封

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 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 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尊堂:指官职高尊的地位。 封:指被封赏。 载笔:拿着笔写字。 曩:以前。 簪笏(zān hù):古代官员的礼帽和令牌。 恩晖:恩光。 琐闼(suǒ tú):指朝廷中的小门。 金陵:南京的别称。 母德:指母亲的德行。 直道:正直的道路。

翻译

杨给事在尊贵的地位上受到封赏, 拿着笔听说以前的事情,早晚愿意遵从。 经历劝告戴上礼帽和令牌,广阔的恩光借来照耀。 朝廷中有贤明的人在,南京的母亲的德行回归。 一起说能够忠实地报效君主,正直的道路似乎很少见。

赏析

这首古诗描写了杨给事在受封尊贵的地位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愿望。诗中表现了对正直忠诚的向往,以及对贤明和德行的赞美。通过对官场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正直和品德的追求。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东乐安人,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嘉靖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为江西提学佥事、南国子监司业,累官太仆寺卿,未履任而报罢。闲居二十年。性简重慎详,一意经术,谓汉儒去古未远,其说可信,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