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乐出吴太史所和东坡先生清虚堂诗一韵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时天作小雪亦即兴奉同一首

· 沈周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莫:莫,音mù,同“暮”,岁莫即岁末。
  • 的历:音dí lì,明亮、清晰的样子。
  • :音pā,花。
  • 蓬窗:简陋的窗户。
  • :音nài,古同“奈”,无奈。
  • 匏翁:匏,音páo,葫芦的一种,这里指吴太史,因其号匏庵。

翻译

河水浅落,露出河床的沙粒,小舟虽小,却挤满了五位客人,喧闹如同蜂巢。江天之间,云层似乎在变色,天空略显阴沉,飘着微小的雪花。我因病久未外出,岁末时分,瑟缩难耐,难以拒绝家人的邀请。荒郊野外,寒风凛冽,吹动着湿润的芦苇,大雁和乌鸦相继飞落。前方的树林中,枯枝上似乎覆盖了一层白霜,明亮的样子让人误以为是梅花初绽。简陋的窗边,想要赏雪却苦于没有酒,寻找火源和茶水也未果。船夫却相信我吝啬,妇翁的责备也显得无理。诗喉干渴,无奈之下,只能空自搔头。清虚的高雅诗韵无法借用,姑且试着开笔抒发烦闷。吴太史的三篇诗作就在旁边,宛如玉气升腾,宛若高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沈周在岁末乘舟出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冬日江边的萧瑟与寂寥。诗中“长河水落浮浅沙”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衬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而“清虚高韵不可借”则表达了作者对高雅诗韵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沈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