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
葱茏瑶台榭,?窱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遐瞰(xiá kàn):远望。
- 周垠(zhōu yín):四周的边际。
- 定鼎:古代帝王定都或即位。
- 土圭(tǔ guī):古代测量日影的器具。
- 酌乾坤:衡量天地。
- 南越: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家。
- 北邙原:洛阳北面的山原。
- 丹霞:红色的云霞。
- 朝暾(cháo tūn):初升的太阳。
- 葱茏(cōng lóng):形容植物茂盛。
- 瑶台榭(yáo tái xiè):华美的台榭。
- ?窱(yǎo tiǎo):深远的样子。
- 双阙门:古代宫殿前的两座望楼。
- 屯难(tún nán):困难,灾难。
- 兵戈:战争。
- 膏腴(gāo yú):肥沃的土地。
- 榛芜(zhēn wú):杂草丛生。
- 比屋:相邻的房屋。
- 毁垣(huǐ yuán):倒塌的墙壁。
- 东眷(dōng juàn):向东眷顾。
- 俾贤(bǐ xián):使贤能的人。
- 拯元元:拯救百姓。
- 熙熙(xī xī):和乐的样子。
- 居守化:居住和守护。
- 泛泛(fàn fàn):广泛,普遍。
- 太府恩:朝廷的恩惠。
- 至损:最大的损失。
- 苦寒:严寒。
- 平明:天亮时。
- 市井喧:市场的喧闹。
- 理乱迹:治理和混乱的痕迹。
- 经济言:治理国家的言论。
- 裴回(péi huí):徘徊。
- 讫旦夕(qì dàn xī):直到早晚。
翻译
站在高台之上,仿佛直达云端,远望四周无边际。 雄伟的都城定都之地,其势据万国之尊。 河岳之间云雨交织,土圭衡量着天地。 舟船通往南越进贡,城背靠着北邙原。 帝王的宅邸夹在清澈的洛水之间,丹霞映衬着初升的太阳。 瑶台榭葱茏茂盛,双阙门深远高大。 十年来构陷的困难,兵戈如云般聚集。 肥沃的土地长满了杂草,相邻的房屋都成了废墟。 圣明的君主向东眷顾,使贤能的人拯救百姓。 和乐地居住和守护,享受着朝廷的普遍恩惠。 最大的损失应当带来最大的收益,严寒之后必定生出温暖。 天亮时四城门打开,渐渐听到市场的喧闹。 坐着感受治理和混乱的痕迹,永远怀念治理国家的言论。 我的生命自然无法通达,空中的鸟儿为何翩翩飞翔。 天高水远,日落城郭昏暗。 徘徊直到早晚,只是用来排遣忧愁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洛城的景象,通过对都城雄伟、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高台造云端”、“丹霞捧朝暾”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