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哀

· 孟郊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 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 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仄(zè):形容山势高耸,压迫感强。
  • 下掣(chè):形容水流急速,有力地拉动。
  • 狂漪涟(yī lián):汹涌的水波。
  • 凝幽:凝聚着幽深、神秘的气息。
  • 峡晖:峡谷中的阳光。
  • 饥涎:比喻对险峻峡谷的渴望或恐惧。
  • 袅袅(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哀韵:哀伤的音韵或气氛。
  • 逐客:被流放的人。
  • 汤火煎:比喻极度的痛苦或煎熬。
  • 纺绩(fǎng jì):比喻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索缘:沿着绳索攀爬。
  • 奠泪:祭奠时流下的泪水。
  • 波灵:水中的精灵或神灵。
  • 闪然:突然出现或消失。

翻译

三峡如一线天际,万条泉水如绳索垂落。 山势高耸压迫日月,水流急速汹涌澎湃。 破碎的灵魂只有一两点,凝聚着幽深神秘的气息数百年。 峡谷中的阳光不停午时,峡谷险峻令人心生渴望或恐惧。 树根锁着枯朽的棺木,孤独的骨头袅袅悬空。 树枝上霜花哭泣,哀伤的气氛遥远而鲜活。 被流放的人心肠零落,至此如汤火般煎熬。 生命如脆弱的纺线,沿着绳索攀爬于险路。 祭奠时泪水洒向水中的精灵,波灵似乎即将闪现。

赏析

孟郊的《峡哀》以三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描绘了峡谷的险峻与神秘,以及被流放者的深重苦难。诗中“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等句,以夸张的手法勾勒出峡谷的壮阔景象,而“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则传达了峡谷的幽深与历史的厚重。后文通过“树根锁枯棺”、“树枝哭霜栖”等具象描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现了被流放者的孤独与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孟郊诗歌的悲怆风格。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