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歌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于菟活时额。
又如成人枫,又如害瘿柏。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
想得沈潜水府时,兴云出雨蟠蛟螭。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噫嘻尔石好凭依,幸有方池并钓矶。
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阑干畔争光辉。
一朝荆棘忽流落,何异绮罗云雨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索千寻:形容铁索很长。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狙击:埋伏在隐蔽处伺机袭击。
- 防风: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死后骨节可以装满一车。
- 于菟:古代传说中的猛兽。
- 害瘿柏:指柏树上长有瘿瘤。瘿,树木外部隆起的瘤状物。
- 硉矹:形容山石高耸。
- 娲皇:即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中曾炼石补天。
- 博望:指汉代张骞,因出使西域而被封为博望侯。
- 钟阜:指钟山,在今南京市东北。
- 绮罗:指华美的丝织品。
翻译
洞庭山下的湖水碧绿,湖中自古就生长着幽深的石头。用长长的铁索将它们捞取上来,它们的奇形怪状无人能识。 起初看起来像是朝廷正直的人站立,又像是战士在埋伏狙击。又像是防风死后的骨骼,又像是于菟活着时的额头。 又像是成熟的枫树,又像是长有瘿瘤的柏树。雨过后,石头上停留着水珠,风吹来时,石头中间有缝隙。 想象它们沉睡在水府的时候,能兴云作雨,盘绕着蛟龙。如今它们高耸在林中的庭院上,我担心它们突然间会生出白浪。 使用它们时,应该不会符合女娲的意愿,将它们带走,也许可以跟随博望侯张骞。 哎呀,你们这些石头真好,有地方可以依靠,幸好有方形的池塘和钓鱼的石矶。 小小的山上有丛生的桂树,可以作为伴侣,钟山的白云永远自然地归来。何必非要在大户人家的豪宅里,玉栏杆旁边争辉夺目。 一旦荆棘忽然流落,与华美的丝织品和云雨飞散有何不同。
赏析
这首作品以太湖石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太湖石的奇特形态和神秘气息。诗中,“铁索千寻取得来”展现了太湖石的难得与珍贵,“奇形怪状谁能识”则表达了对其独特美感的赞叹。后文通过一系列比喻,将太湖石比作各种人物和自然景象,展现了其多变的形态和深远的意境。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太湖石自然状态的珍视,以及对其在自然环境中与山水相伴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