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义民陆宗秀

· 张弼
积粟曾将赈一乡,旌门棹楔焕龙光。 满期桃李春风治,遽梦松楸夜雨凉。 花落鹃声啼别院,月明鹤影吊空堂。 扁舟偶过平湖曲,试读穹碑足感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门棹楔(jīng mén zhào xiē):指用以表彰的门楣和楔子,象征荣誉。
  • 焕龙光:光彩照人,如同龙的光辉。
  • 遽梦松楸(jù mèng sōng qiū):突然梦见松树和楸树,这里象征着死亡和哀悼。
  • 花落鹃声:花落时杜鹃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哀伤。
  • 月明鹤影:月光下的鹤影,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哀思。
  • 穹碑:高大的石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

翻译

他曾积攒粮食赈济一乡,荣誉的门楣和楔子闪耀着龙的光辉。 满心期待在春风中治理桃李,却突然梦见松树和楸树在夜雨中凉意袭人。 花落时杜鹃在别院啼叫,月光下鹤影在空堂中徘徊。 偶尔乘扁舟经过平静的湖边,读起那高大的石碑,足以让人感到深深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对义民陆宗秀的挽歌,通过描绘其生前的善行和死后的哀荣,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旌门棹楔焕龙光”展现了其荣誉和光辉,“遽梦松楸夜雨凉”则传达了突如其来的哀伤。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哀婉氛围。结尾的“试读穹碑足感伤”则是对陆宗秀一生贡献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逝去的深切哀悼。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