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岭鹦鹉岩其二

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í):收敛,收藏。
  • 羽翰 (hàn):翅膀。
  • 怯生寒:感到寒冷而害怕。
  • 金锁:金属制成的锁,这里比喻束缚。
  • 清音:清脆的声音。
  • 幻迹:虚幻的痕迹。
  • 陇西:地名,今甘肃省一带。
  •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翻译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想要说话却难以开口,只能收敛翅膀,在这空山中静静地站立。雨后的千林争相展现它们的色彩,而月下的片石却因寒冷而感到害怕。没有金锁能惊扰春天的梦境,却有清脆的声音在傍晚的沙滩上落下。自从边城留下了这虚幻的痕迹,陇西的高耸树木已经历了几度凋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与沉思。诗中,“侧身天地欲言难”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地中的孤独感,而“故向空山戢羽翰”则进一步以鸟收敛翅膀的形象,比喻自己的沉默与内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边城环境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

戚继光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