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圆象无停晷,四序迭相循。 晔晔春华敷,欻忽委埃尘。 候虫善审时,鸣鸟常伺晨。 如何建名士,迟暮多苦辛。 冲波鲜安舟,岐路恒摧轮。 顺风响易远,却行难及人。 钟鼎镌峻功,竹帛垂逸民。 静操虽殊域,德业终同伦。 慷慨感中情,高驾良可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圆象:指天体。
  • :日影,比喻时间。
  • 四序:四季。
  • 晔晔:光彩夺目的样子。
  • 欻忽:迅速。
  • 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
  • 审时:观察时机。
  • 建名士:有名望的士人。
  • 冲波:激流。
  • 岐路:岔路。
  • 钟鼎:古代的乐器和食器,常用来刻记功绩。
  • 竹帛: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丝绸,代指史书。
  • 逸民:隐士。
  • 殊域:不同的领域或境地。
  • 德业:德行和功业。
  • 同伦:同类,同列。
  • 中情:内心的情感。
  • 高驾:高尚的行为或志向。

翻译

天体运行不息,四季更迭循环。 春天花朵绚烂盛开,转眼间却凋零成尘。 候虫善于观察时机,鸣鸟常在黎明时歌唱。 为何那些有名望的士人,到了晚年却多有苦辛? 激流中的小舟难以安稳,岔路上常有车轮折断。 顺风时声音容易传远,但后退却难以赶上他人。 钟鼎上刻着显赫的功绩,史书上记载着隐士的逸事。 尽管境遇不同,但德行和功业终归是同等的。 激昂的情感涌上心头,高尚的志向值得追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诗人以春花的短暂、候虫的机敏、鸣鸟的守时,对比了名士晚年的苦辛,表达了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冲波鲜安舟,岐路恒摧轮”寓意人生道路的艰难,而“钟鼎镌峻功,竹帛垂逸民”则展现了对于功成名就和隐逸生活的双重向往。最后,诗人以“慷慨感中情,高驾良可遵”作结,表达了对高尚志向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