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楼对月与黎惟敬梁思伯诸君同赋
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国秋。
关山宁改色,今古自生愁。
玉露萧萧下,金波澹澹流。
霜钟飘大壑,风笛倚高楼。
栖鹊还无定,宾鸿各自求。
诗题桐叶晚,杯就桂华秋。
兵气缠中土,仙期阻十洲。
暂为鸲鹆舞,莫问鹔鹴裘。
词赋谁青简,勋名易白头。
物情空卤莽,朋好且绸缪。
顾兔终虚捣,蟾蜍亦浪游。
因风讯灵魄,兹夕可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露:指秋露。
- 金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 澹澹(dàn d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霜钟:指秋夜的钟声,因秋天气温低,钟声听起来更清冷。
- 风笛:指风中传来的笛声。
- 大壑:深谷,深沟。
- 栖鹊:指夜晚归巢的鹊鸟。
- 宾鸿:指迁徙的鸿雁。
- 桂华:指桂花,也用来形容月光。
- 兵气:指战争的气氛。
- 中土:指中原地区。
- 仙期:指成仙的愿望或约定。
- 十洲:传说中的仙境。
- 鸲鹆(qú yù):指八哥,这里可能指某种舞蹈。
- 鹔鹴(sù shuāng):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某种衣物或装饰。
- 青简:指史书或记载。
- 卤莽:粗鲁,轻率。
- 绸缪(chóu móu):紧密缠绕,比喻友谊深厚。
- 顾兔:指月亮中的玉兔,这里指月亮。
- 蟾蜍:指月亮中的蟾蜍,也用来指月亮。
- 灵魄:指灵魂或精神。
翻译
月亮升起在江城之夜,人们悲叹着故国的秋天。 关山的颜色虽未改变,但古今之间自然生出愁思。 秋露萧萧落下,月光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地流动。 秋夜的钟声在深谷中飘荡,风中传来笛声,倚在高楼上。 夜晚归巢的鹊鸟还未安定,迁徙的鸿雁各自寻找归宿。 晚上的诗题写在桐叶上,酒杯围绕着秋天的桂花。 战争的气氛笼罩着中原,成仙的愿望因阻隔而未能实现。 暂时跳起鸲鹆舞,不要问起鹔鹴裘。 词赋能否被记载在史书上,功名易使人白头。 世事空自卤莽,朋友间的关系却应紧密缠绕。 月亮中的玉兔终究虚幻,月亮也不过是浪游。 借着风讯问灵魄,今夜可否停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山楼对月的景象,通过关山、玉露、金波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秋天的悲思和对古今变迁的感慨。诗中“兵气缠中土,仙期阻十洲”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结尾处的“因风讯灵魄,兹夕可淹留”则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