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沛县雷大尹
昔年我过歌风台,沛尹夜半登舟来。
秉烛相看即相别,又惊三度桃花开。
东风桃花开又落,我乃重来台下泊。
邮筒远报巳先知,一笑情怀宛如昨。
翻思京国曾同游,黄尘乌帽俱黑头。
岁月奔驰官落魄,星星两鬓我先秋。
念子栖迟淹百里,于今好逐风云起。
明廷擢用卓鲁流,豸冠绣服乌台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歌风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沛县的一个地方。
- 沛尹:指沛县的县令。
- 秉烛:手持蜡烛,形容夜晚相见。
- 邮筒:古代传递信件的工具。
- 京国:指京城。
- 黄尘乌帽:黄尘指京城的尘土,乌帽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作者和雷大尹都曾是京城的官员。
- 落魄:形容生活困顿,不得志。
- 栖迟:停留,滞留。
- 卓鲁流:指杰出的人才。
- 豸冠绣服:豸冠是古代官员的帽子,绣服是华丽的官服,这里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 乌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翻译
多年前我路过歌风台,沛县的县令在夜半时分乘舟来见我。我们手持蜡烛相见,随即又匆匆告别,转眼间三年桃花又开又落。春风中的桃花再次开放又凋谢,我又一次来到歌风台下停泊。通过邮筒我早已得知你的消息,我们相视一笑,那份情怀依旧如昨日般清晰。回想在京城我们曾一同游玩,黄尘中的乌帽下,我们都是黑发的年轻人。岁月匆匆,我官场失意,两鬓已渐显斑白。想到你还在沛县停留,如今你应当乘风破浪,一展宏图。朝廷正提拔像卓鲁那样的人才,你将穿上豸冠绣服,在御史台中大展宏图。
赏析
这首诗是张弼赠给沛县雷大尹的,诗中回忆了两人在歌风台的深夜相会,以及多年后的重逢。诗中流露出对友人官场前途的祝愿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