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报

· 张弼
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 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 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 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驿报:古代传递官方文书的驿站,这里指通过驿站传来的消息。
  • 斗南楼:楼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斜晖:斜阳,傍晚的阳光。
  • 霍光:西汉时期的名臣,以忠诚和才干著称。
  • :传记,指记载霍光事迹的文献。
  • 疏广:人名,具体事迹不详,可能指一个清贫但有品德的人。
  • 四海:指天下,整个世界。
  • 碧波:清澈的波浪。
  • 鱼上钓:比喻得到意外的收获或成功。
  • 万山:群山,指广阔的山脉。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虎投机:比喻时机成熟,有如虎添翼。
  • 房杜:指唐代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士。
  • 门户:这里指家族或个人的声望和地位。
  • 矫首:抬头,表示敬仰或感慨。

翻译

听到驿站传来的新闻,我既惊讶又怀疑,站在斗南楼上,依靠着傍晚的阳光。 霍光的事迹我何曾读过,疏广虽然没有金钱,却也自在地归隐。 四海之内,清澈的波浪中鱼儿上钩,万山之间,明亮的月光下,时机成熟,如同虎添翼。 房玄龄和杜如晦平生致力于建立门户,令人抬头仰望,不禁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驿站传来新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中,“驿报新闻惊且疑”一句,既显示了作者对时局的敏感,也透露出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后文通过对霍光、疏广的提及,以及对房玄龄、杜如晦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忠诚、清贫和功成名就的不同态度。诗的结尾,以“令人矫首一沾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