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寺楼

· 张弼
第一江山第一楼,年来频得纵清游。 盘云苍隼如相识,煮茗缁衣苦欲留。 笔底风云摇海岳,壶中日月送春秋。 古今多少登临者,何事哀吟动客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山寺楼:位于江苏镇江金山上的一座古寺楼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频得:频繁地得到。
  • 纵清游:尽情地游览。
  • 盘云苍隼:盘旋在云中的苍鹰,这里形容鹰飞得高远。
  • 煮茗缁衣:煮茶的黑衣僧人,缁衣指僧人的衣服。
  • 笔底风云:比喻文笔雄健,能描绘出风云变幻的景象。
  • 海岳:大海和高山,泛指壮丽的自然景观。
  • 壶中日月:比喻隐居生活,源自道教的壶中天地,意指在狭小的空间中体验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 登临者:登高望远的人。
  • 哀吟:悲伤地吟咏。
  • 动客愁:触动游子的忧愁。

翻译

我常常来到这号称第一的江山和第一的楼阁,尽情地游览。 在云中盘旋的苍鹰似乎认识我,煮茶的僧人也苦苦挽留我。 我的笔下能描绘出风云变幻的大海和高山,在隐居的生活中体验着春秋的更迭。 古往今来有多少登高望远的人,为何他们的哀吟会触动游子的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金山寺楼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第一江山第一楼”展现了诗人对金山寺楼的极高评价,而“笔底风云摇海岳”则体现了诗人雄健的文笔和对壮丽景色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古今登临者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游子忧愁的共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