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秋官廷美

· 张弼
一从失脚下烟萝,都为浮名受折磨。 尘土无情淹客思,沧江何处和渔歌。 敝裘悬桁浑如貉,蒸瓠堆盘亦当鹅。 赖有床头孤剑在,未应不及化龙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萝:指隐居之地。
  • 浮名:虚名,不实的名声。
  • 折磨:使身心承受痛苦。
  • 尘土:尘世,比喻世俗的纷扰。
  • 淹客思:使旅人的思绪停留。
  • 沧江:泛指江河。
  • 渔歌:渔人唱的歌。
  • 敝裘:破旧的皮衣。
  • 悬桁:挂在横木上。
  • :一种动物,这里比喻破旧。
  • 蒸瓠:蒸熟的葫芦。
  • 堆盘:堆放在盘子里。
  • 当鹅:当作鹅肉。
  • 孤剑:独自的剑,比喻坚定的意志或决心。
  • 化龙梭:传说中能变成龙的梭子,比喻变化莫测。

翻译

自从一次失足离开了隐居之地,都是因为那些虚名而遭受了身心的痛苦。 尘世的无情让我这个旅人的思绪无法前进,江河之中哪里能听到渔人的歌声呢? 破旧的皮衣挂在横木上,看起来就像一只貉;蒸熟的葫芦堆放在盘子里,也可以当作鹅肉来吃。 幸好我床头还有一把孤剑,它还没有失去变化莫测的能力,不会比不上传说中能变成龙的梭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名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一从失脚下烟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而“都为浮名受折磨”则揭示了诗人因追求虚名而遭受的痛苦。后两句通过对尘世无情和渔歌难寻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两句以孤剑和化龙梭作比,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境界。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