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洲(cāng zhōu):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 武夷:指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
- 九曲:指武夷山的九曲溪,因河道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
- 苒苒(rǎn rǎn):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暝(míng):日落,天黑。
- 杖藜(zhàng lí):拐杖。
- 帙(zhì):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翻译
沧洲远在武夷山的西边,去寻觅九曲溪的源头,恐怕道路会让人迷惑。 傍晚的潭面上,阳光晴好,花儿生长得茂盛;春天的山腰处,天色渐暗,草木长得繁茂。 不知哪一年能对着明月思念好友,今日看着云彩,拄着拐杖前行。 怎能跟随你驾着书舫,带着酒壶和诗卷,一直相互陪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沧洲以及武夷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一同游山玩水、吟诗饮酒的向往。诗中通过“沧洲”“武夷”“九曲”等展现出地域的特色和遥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潭面晚晴花苒苒,岩腰春暝草萋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潭边繁花盛开、春天山腰绿草如茵的景象,画面感极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情感,“酒壶诗帙镇相携”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七月得廖子所书闻目疾复作感怀奉寄 》 —— [ 明 ] 刘崧
- 《 题枯林上人墨兰四首 》 —— [ 明 ] 刘崧
- 《 五月十五日早赴奉天殿右角门谢恩明日出通济门登舟感赋一首 》 —— [ 明 ] 刘崧
- 《 三月十日承辛侯好礼南赴临汀舣舟寄诗而去 》 —— [ 明 ] 刘崧
- 《 过沛县水驿 》 —— [ 明 ] 刘崧
- 《 秋夜南溪席上听邬和卿胡琴歌时和卿留袁城将归西昌 》 —— [ 明 ] 刘崧
- 《 见山中结草为舍者 》 —— [ 明 ] 刘崧
- 《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