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文学

· 刘崧
故人意气眼中稀,长忆相寻扣竹扉。 林下扫花留客坐,溪边折柳贯鱼归。 诗题锦轴联珠润,酒注山瓢汎玉肥。 十里秦青塘上路,醉歌犹拟踏斜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意气:指志趣性格,也指意志和气概。
  • 竹扉(fēi):竹门。
  • 贯鱼:成串的鱼。比喻有次序。
  • 锦轴:以锦缎装裱的卷轴。
  • 联珠润:形容诗句如连珠般圆润。
  • (fàn):同“泛”,漂浮,这里指酒在瓢中晃动的样子。
  • 玉肥:形容酒色如玉般肥美。

翻译

老朋友那超凡的气概和志趣,在世间已属少见,我长久地回忆起曾经去寻访他,轻叩那竹门的时光。 在山林下清扫落花,请客人入座,在溪边折下柳枝,串着鱼归家。 诗题写在锦轴上,诗句如连珠般圆润,将美酒注入山瓢中,酒色如玉般肥美。 在那十里长的秦青塘路上,醉意中仍想要歌唱着,踏着夕阳的余晖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以及与故友相聚的美好场景。诗的首联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突出了故友的意气与众不同,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之间情谊的珍视。颔联通过“林下扫花”和“溪边折柳贯鱼归”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同时也表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颈联则着重描写了诗的美妙和酒的香醇,进一步烘托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尾联“十里秦青塘上路,醉歌犹拟踏斜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在夕阳余晖中醉歌而归的情景,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与故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