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罗岩云树图赠丘弘道归雩都

· 刘崧
浮丘五月寻山去,又见飞霜落翠岚。 即买舟航问雩水,却看云树忆罗岩。 花迷谷口仙桥合,石挂林腰佛阁参。 历历旧游图画里,思君长是望江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丘:传说中的神仙,此处可能指代修仙或求道之人。(“浮”读音:fú ;“丘”读音:qiū )
  • 翠岚:山林中的雾气,这里指绿色的雾气。(“翠”读音:cuì ;“岚”读音:lán )
  • 舟航:船只。(“舟”读音:zhōu ;“航”读音:háng )
  • 雩水:河流名,在今江西省。(“雩”读音:yú )
  • 罗岩:山名或地名。
  • 谷口:山谷的入口。
  • 仙桥合:像仙桥一样连接在一起,形容景色神奇。
  • 佛阁参:佛寺的楼阁错落有致。(“佛”读音:fó ;“阁”读音:gé )

翻译

五月的时候,像浮丘一样的求道之人去山中探寻,又看到飞霜落在绿色的雾气上。随即购买船只询问前往雩水的路,回头看着云雾中的树木回忆起罗岩。山谷入口处的繁花让人陶醉,那景象如仙桥相连,林中腰处的石头悬挂着,佛寺的楼阁错落其中。过去的游览经历如一幅幅图画般清晰,我常常思念你,总是望向江南方向。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寻山”“见飞霜”“落翠岚”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接下来,作者购买船只准备前往雩水,在途中回望罗岩的云树,表达了对过去游历之地的怀念。诗中“花迷谷口仙桥合,石挂林腰佛阁参”两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谷口繁花似锦、仙桥般的美景以及林中石头悬挂、佛阁错落的奇妙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江南的遥望和向往,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