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雩(yú)都:地名,在今江西于都县。
- 残年:指一年将尽的时候。
- 苜蓿(mù xu):一种植物,常作为饲料。
- 稻粱:此处泛指粮食。
- 旅鸿:旅途中的鸿雁,常用来比喻漂泊在外的人。
翻译
春末收到书信,百感交集,在这残年送别,最是让人动情。 云朵飘向远方,千峰昏暗;花朵落在幽深树林中,唯独有一棵树显得明亮。 苜蓿长久荒废,良马也会生病;粮食不够,漂泊的人会感到惊恐。 遥远地怜惜幼子生还的那一天,却不能相随一起吟咏《北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末收到舍弟子彦从雩都寄来的诗后,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中既流露出对送别之情的感慨,又描绘了自然景象来烘托心情。“云飞远道千峰暗,花落深林独树明”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变幻。后面提到苜蓿荒、良骥病、稻粱未足、旅鸿惊,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性。最后表达了对幼子的怜爱和不能与之共同经历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题陈敬则书室 》 —— [ 明 ] 刘崧
- 《 雨坐读史记忆子中兄茆堂已开北渠赋此奉呈三绝 》 —— [ 明 ] 刘崧
- 《 春暮承刘子礼枉顾喜聆近作赋此奉酬 》 —— [ 明 ] 刘崧
- 《 题晴峰双涧图寄故里刘存大秀才 》 —— [ 明 ] 刘崧
- 《 萧后峰有诗约诸君暂归流江赏花因更赋奉酬并呈同游诸作者 》 —— [ 明 ] 刘崧
- 《 感赋七首 》 —— [ 明 ] 刘崧
- 《 吴江水美王贞妇为娄主事赋 》 —— [ 明 ] 刘崧
- 《 园居杂兴八首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