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刘崧
杜陵短褐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 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杜甫。
  • 短褐(duǎn hè):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
  • 饭颗:典故名,典出《本事诗·高逸》。“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后遂用“饭颗山 ”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 西流夜郎客:指李白,李白曾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此处说西流,是设想他在流放地思念东边的朋友。

翻译

杜甫穿着粗布短衣,两鬓如丝般苍白,在日午时分,还如饭颗山作诗那般凄凉辛苦。我要告知流放到西边夜郎的李白,在霜冷的时节,身着锦袍的我更加思念他。

赏析

这首诗以杜甫的困顿和辛苦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随后通过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诗中运用了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著名诗人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寒冷时节对友人的思念,烘托出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氛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