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道德坛柬胡山人袁炼师萧鹏举

· 刘崧
解剑旌阳宅,吹笙萧史台。 惊看龙跃出,疑有凤飞来。 窗曙浮青桂,庭深散紫苔。 翛然心迹静,谁更问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阳(jīng yáng):指许逊,传说中的仙人,曾在旌阳斩蛟龙。
  • 萧史: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的丈夫,擅长吹箫,能作凤鸣。
  • 翛然(xiāo rán):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翻译

在旌阳仙人的旧宅里解下佩剑,在萧史吹笙的台边吹奏起笙乐。 惊讶地看到仿佛有龙飞跃而出,又怀疑有凤飞了过来。 窗户透进曙光,映照出青葱的桂树,庭院深深,紫苔四处散布。 身心无拘无束,心境平静,谁还会再去问那蓬莱仙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宁静氛围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解剑旌阳宅,吹笙萧史台”,借用古代仙人的典故,为诗歌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惊看龙跃出,疑有凤飞来”,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神秘的感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窗曙浮青桂,庭深散紫苔”,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景象。最后“翛然心迹静,谁更问蓬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认为此地的宁静美好足以让人忘却对蓬莱仙境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神秘的传说与现实的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