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位望崇:地位和声望很高。
- 元戎:主将,统帅。
- 西师:向西出征的军队。
- 韩招讨:指北宋名将韩琦,曾为招讨使,抵御西夏,功绩卓著。此处借指张都宪,赞誉他有韩琦般的军事才能。
- 回纥(hé):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这里借指外族。
- 郭令公:指唐代名将郭子仪,曾率军平定安史之乱,威震天下,被封为汾阳郡王,世称郭令公。此处也是借郭子仪来赞扬张都宪的威名。
- 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
- 旰(gàn):晚,天色晚。
翻译
张都宪在三朝为官,地位和声望都很高,现在又要率领军队出征。向西出征的军队都敬仰他如韩招讨一般,外族也对他如郭令公般敬畏。在明亮的朝阳下,人们为他举行隆重的饯行仪式,衣冠整齐;在秋风中,先行的旗帜高高飘扬。皇帝日夜操劳,关心百姓生计,期望他能凭借保全百姓、不滥杀无辜的功德,让国家安定,百姓安康。
赏析
这首诗是为张都宪总制陕西出征而作,表达了对张都宪的敬仰和期望。诗的首联写张都宪的地位和此次出征的使命,突出了他的重要性。颔联通过借用韩琦和郭子仪的典故,赞扬张都宪的军事才能和威名,使读者对他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颈联描写了饯行的场景,朝阳下的祖饯和秋风中的旗帜,烘托出了出征的庄重和气势。尾联则从皇帝和百姓的角度,表达了对张都宪的期望,希望他能以不杀之功,保障百姓的生命和国家的安宁。整首诗气势恢宏,用典恰当,既体现了对张都宪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