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叔宝还鲤湖

寄居东郭寺,颇似著潜夫。 旅病怜鸡骨,乡心梦鲤湖。 风尘疑后会,霜雪满前途。 若问人天果,能参半偈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居:在外地或他人的家里居住。
  • 东郭寺:诗歌中提到的一个寺庙。
  • 潜夫:指隐者。
  • 旅病:旅途患病。
  • 鸡骨:形容瘦弱,此处指诗人自己在旅途中身体不适,消瘦憔悴。
  • 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
  • 鲤湖:指林叔宝要回去的地方。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或生活的纷扰。
  • 后会:日后相会。
  • 人天果:佛教术语,指通过修行所达到的境界或成果。
  • (jì):佛经中的唱词。

翻译

我暂住在东郭寺,情形颇像一个隐者。在旅途中生病,身体瘦弱如鸡骨,心中思念着家乡的鲤湖。这一路风尘仆仆,让人担心日后能否再次相会,前方的路途满是霜雪,充满艰难。若要问修行所达到的境界,能否领悟半句偈语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叔宝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东郭寺的寄居生活,以及旅途中的病弱和对家乡的思念,烘托出一种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风尘疑后会,霜雪满前途”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重逢的担忧,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最后以询问人天果和能否参半偈无结尾,增添了一丝哲学思考和宗教意味,也反映了诗人在送别之时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