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肴

竟日高斋常闭户,一年春事镜中抛。 莲知覆水抽新藕,燕尚衔泥补旧巢。 不惜芳菲盈绮阁,袛缘历乱遍芳郊。 雨中红杏犹含泪,若见桃花为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竟日:整日。
  • 高斋:高雅的书斋。
  • 春事:春天的景象、事情。
  • 莲知覆水抽新藕:意为莲花知晓池水覆盖,于是抽出新的藕节。“覆水”,倒覆的水。
  • 燕尚衔泥补旧巢:燕子还在叼着泥土修补旧巢。
  • 绮阁:华丽的楼阁。
  • 袛(zhǐ)缘:只因为。
  • 历乱:杂乱。

翻译

整日在高雅的书斋中常常紧闭门户,一年的春天景象在镜中如被抛弃般流逝。莲花知晓池水覆盖而抽出新的藕节,燕子仍然叼着泥土修补陈旧的巢穴。不吝惜芳香的花草充满华丽的楼阁,只因为那纷繁杂乱的景象遍布芳香的郊野。雨中的红杏犹如含着泪水,若是见到桃花可为自己解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细微观察。诗中紧闭的高斋门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某种疏离,而镜中抛却的春事则强调了时光的无情消逝。莲花抽新藕、燕子补旧巢,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循环,也与诗人对春事消逝的感受形成对比。芳菲盈绮阁与历乱遍芳郊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的丰富与多彩,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复杂。最后,雨中红杏含泪的形象,增添了一份忧伤的氛围,而以桃花解嘲,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时的一种无奈和自我宽慰。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细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