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燕城怀古

· 刘崧
不见当年百万家,萧条井邑暗风沙。 苑墙雨坏空拦马,宫树烟昏自集鸦。 部族向来誇猛鸷,野人无复记繁华。 谁知俭德今王盛,更化同风极四涯。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城:指燕京,今北京。
  • 井邑:城镇。井,古代因井设市,所以称人口聚居的地方为井邑。(“邑”读音:yì)
  • 苑墙:园林的围墙。
  • 猛鸷:凶猛强悍。(“鸷”读音:zhì)
  • 更化:改制;改革。
  • 同风:相同的风俗。
  • 四涯:四方的边际。

翻译

再也见不到当年的上百万户人家,只看到城镇萧条,风沙弥漫昏暗不明。 园林的围墙因雨水冲坏,只能空空地拦着马,宫苑中的树木烟雾迷蒙,自然地聚集着乌鸦。 当地的部族向来以凶猛强悍自夸,当地的百姓也不再记得往昔的繁华。 谁能知道如今君王崇尚节俭之德,德行感化四方,改革的风尚遍及天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燕城的荒凉景象以及历史的变迁。诗的前两句通过“不见当年百万家”和“萧条井邑暗风沙”,展现了燕城往昔的繁华不再,只剩下一片萧条和风沙弥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苑墙雨坏空拦马,宫树烟昏自集鸦”,进一步描写了燕城的破败,园林围墙损坏,宫苑树木昏烟,只有乌鸦聚集,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部族向来誇猛鸷,野人无复记繁华”则从当地部族和百姓的角度,反映出他们对过去繁华的遗忘,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谁知俭德今王盛,更化同风极四涯”,转折之处表达了对当今君王崇尚节俭之德的赞美,以及对改革风尚能够遍及四方的期望。整首诗意境苍凉,通过对燕城的怀古,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现实的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