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芜城怀古

· 刘炳
平山堂下东风,何处海棠春、琼花月。桥上十里珠帘,金钗翠袖歌声彻。 醉倒玉人扶、银灯揭。莫问旧日江山,几多离别。却忆锦帆游、迷宫阙。 回首故苑繁华,豪气五陵都销灭。断柳锁寒烟、潮声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
  •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
  • 东风:春风。
  • 琼花月:指琼花盛开的时节或月光映照下的琼花美景。(“琼”读音:qióng)
  •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 :通,这里指歌声嘹亮,传得很远。
  •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 锦帆游:指隋炀帝杨广出游的情景。
  • 宫阙(“阙”读音:què):指帝王所居的宫殿。
  • 五陵: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

翻译

在平山堂下,春风吹拂着。何处是海棠盛开的春天,何处是琼花绽放、明月映照的时节呢?桥上那绵延十里的珠帘里,美人金钗翠袖,歌声嘹亮。醉酒后由美人搀扶着,揭开银灯。

不要问旧日的江山,经历了多少离别。却回忆起隋炀帝乘锦帆出游,那如迷宫般的宫阙。回首旧时宫苑的繁华,五陵豪杰的豪气都已消散不见。断裂的柳枝被寒烟笼罩,潮水的声音仿佛在呜咽。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叹。上阕写扬州的繁华,平山堂下的春风、海棠春、琼花月,以及桥上的珠帘、美人的歌声,展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下阕则转向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提到隋炀帝的锦帆游和宫阙,以及如今的繁华消逝,豪气散尽,只剩下断柳寒烟和潮声呜咽,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整首词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景象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