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

使君衔命辽阳日,万里家山拥传过。 玄菟郡中驰驷牡,白鹅潭畔赋骊歌。 彤云晓仗瞻丹扆,紫陌秋声散玉珂。 关下若逢鸳鹭侣,子公消息近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衔命:奉命。
  • 辽阳: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
  • 拥传:指官员出行时随从众多。
  • 玄菟郡:古代地名,位于今辽宁省东部。
  • 驷牡:四匹公马拉的车,指豪华的车驾。
  • 白鹅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骊歌:古代送别的歌曲。
  • 彤云:红云,常用来形容朝霞或晚霞。
  • 晓仗:早晨的仪仗。
  • 丹扆:红色的屏风,指皇帝的御座。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玉珂:马勒上的装饰物,代指高官显贵。
  • 鸳鹭侣:比喻同僚或朋友。
  • 子公:对崔工部唐国子的尊称。

翻译

使君奉命前往辽阳的日子,万里之外的家乡山川随行而过。 在玄菟郡中驰骋着豪华的车驾,在白鹅潭边吟唱着送别的歌曲。 早晨的朝霞映照着皇帝的御座,京城的道路上秋风散去了高官显贵的气息。 如果在关下遇到了同僚或朋友,请问子公的消息近来如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使君奉命出使辽阳的情景,通过“拥传过”、“驰驷牡”、“赋骊歌”等词句,展现了使君的威仪和离别的情感。诗中“彤云晓仗”与“紫陌秋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朝堂的庄严,又透露出秋日的萧瑟。结尾的问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