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春兴秋兴各十章俱步张孟奇园居韵春兴十首
岩下房栊竹里台,幽村寄在白云隈。
东风不厌桃源僻,青帝还将花使来。
上巳韶光宜下若,北堂春宴奏南孩。
鹧鸪唱罢流莺啭,歌管山中日几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房栊(lóng):窗户。
- 栊:窗户的格子。
- 隈(wēi):山弯曲的地方。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
- 青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 花使:指春天的使者,喻指春天的到来。
- 上巳(sì):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日。
-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 下若:下酒,指饮酒。
- 北堂: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
- 南孩:可能指南方的儿童,这里可能指南方风格的音乐或歌曲。
- 鹧鸪(zhè gū):鸟名,其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 流莺:指鸣声婉转的黄莺。
- 歌管:指歌声和乐器声。
翻译
岩石下的窗户和竹林中的平台,幽静的村庄隐藏在白云弯曲之处。东风不嫌弃桃源的偏僻,青帝派遣春天的使者带来花开。上巳节的美好时光适宜饮酒,北堂的春宴上演奏着南方的童谣。鹧鸪唱完之后,黄莺开始婉转鸣叫,山中的歌声和乐器声日复一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山村春日的景象,通过“岩下房栊”、“竹里台”等意象展现了村庄的隐逸之美。诗中“东风不厌桃源僻”表达了自然之美的包容与恩赐,而“青帝还将花使来”则巧妙地以神话元素增添了春天的神秘与生机。后半部分通过节日、音乐和鸟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暮相思 》 —— [ 明 ] 邓云霄
- 《 春诗十三首梅坞跨驴 》 —— [ 明 ] 邓云霄
- 《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三 》 —— [ 明 ] 邓云霄
- 《 秋杪同苏汝载及江西胡生登观象台俯金陵形势吊古书怀排律二十四韵 》 —— [ 明 ] 邓云霄
- 《 七夕对内小酌得十六韵 》 —— [ 明 ] 邓云霄
- 《 季夏望日博罗韩煦仲过访镜园晚泛木兰堂玩月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为韵得六言十首 》 —— [ 明 ] 邓云霄
- 《 酬沈参军华伯寄我山中之作 》 —— [ 明 ] 邓云霄
- 《 侍御曾东阳年兄出饯江干留别 》 —— [ 明 ] 邓云霄
相关推荐
- 《 游拈花寺有感 》 —— [ 清 ] 徐光第
- 《 南宿州吴观察过访 》 —— [ 明 ] 陈仁锡
- 《 上巳 》 —— [ 宋 ] 刘克庄
- 《 林四季鸿幽居善病养菊佳种甲都下花时予必往观君以病不能多言默对而已然君少年时风情遒上工弈曲以至琴笛琵琶之属靡不精妙酒间诸鞠部子弟环侍问业君为之正拍订误通夕不倦自丧偶萧然独处终岁不出户庭今年正月竟以肺疾死感念不已为赋此诗 》 —— [ 清 ] 陈曾寿
-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 —— [ 宋 ] 王之道
- 《 新正御园即景 其三 》 —— [ 清 ] 弘历
- 《 感兴 》 —— [ 元 ] 于石
- 《 潘德久将出疆之前三日移居作诗奉邀 》 —— [ 宋 ] 许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