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春兴秋兴各十章俱步张孟奇园居韵春兴十首

岩下房栊竹里台,幽村寄在白云隈。 东风不厌桃源僻,青帝还将花使来。 上巳韶光宜下若,北堂春宴奏南孩。 鹧鸪唱罢流莺啭,歌管山中日几回。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房栊(lóng):窗户。
  • :窗户的格子。
  • (wēi):山弯曲的地方。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
  • 青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 花使:指春天的使者,喻指春天的到来。
  • 上巳(sì):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日。
  •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 下若:下酒,指饮酒。
  • 北堂: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
  • 南孩:可能指南方的儿童,这里可能指南方风格的音乐或歌曲。
  • 鹧鸪(zhè gū):鸟名,其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 流莺:指鸣声婉转的黄莺。
  • 歌管:指歌声和乐器声。

翻译

岩石下的窗户和竹林中的平台,幽静的村庄隐藏在白云弯曲之处。东风不嫌弃桃源的偏僻,青帝派遣春天的使者带来花开。上巳节的美好时光适宜饮酒,北堂的春宴上演奏着南方的童谣。鹧鸪唱完之后,黄莺开始婉转鸣叫,山中的歌声和乐器声日复一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山村春日的景象,通过“岩下房栊”、“竹里台”等意象展现了村庄的隐逸之美。诗中“东风不厌桃源僻”表达了自然之美的包容与恩赐,而“青帝还将花使来”则巧妙地以神话元素增添了春天的神秘与生机。后半部分通过节日、音乐和鸟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