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无文重访镜园班荆道故交情弥笃忆昔曾与邝湛若偕来计三换历矣湛若待秋试今弗克偕念旧伤离对酒惆怅赋赠无文兼寄湛若

重逢转觉故情深,把臂欢呼共入林。 联璧昔曾留下榻,孤琴今更恋知音。 墨池涛浪驱雄笔,镜水□鱼识素心。 怅望伊人天上客,秋香遥坐桂花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班荆道:班,布也。荆,荆棘。班荆道,即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铺开荆棘,比喻排除困难,开辟道路。
  • 弥笃:更加深厚。
  • 邝湛若:人名,诗中提到的另一位友人。
  • 换历:更换历法,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 把臂:握手,表示亲密。
  • 联璧:比喻两位朋友如璧玉般珍贵和相配。
  • 下榻:留宿。
  • 孤琴:孤独的琴声,比喻孤独或寂寞。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墨池:指书法或绘画时用来研墨的池子。
  • 涛浪:波涛,比喻墨迹的雄浑有力。
  • 镜水:平静如镜的水面。
  • 素心:纯洁的心。
  • 伊人:那个人,指邝湛若。
  • 秋香:秋天的香气,这里可能指桂花的香气。
  • 桂花阴:桂花树下的阴凉处。

翻译

再次相逢,反而更加感受到旧日的情谊深厚,我们握手欢呼,一同走进树林。 曾经像联璧一样珍贵的朋友,留下过夜,现在孤独的琴声更加留恋知音。 墨池中的波涛驱使着雄浑的笔触,平静如镜的水面上的鱼儿认识我纯洁的心。 惆怅地望着那位天上的客人,秋天的香气在桂花树下遥遥坐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邓云霄与旧友冯无文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另一位友人邝湛若的思念。诗中通过“把臂欢呼”、“联璧”、“孤琴”等意象,描绘了深厚的友情和孤独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墨池”、“镜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追求。结尾的“怅望伊人”和“秋香遥坐”则增添了一丝忧伤和遥远的思念,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