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镜园集诸词客醉后携妓行歌鼓吹前导遍历九衢闻鸡始散得三首

万井烟灯乐事新,夕当三五可怜春。 东山惯挟如花妓,南陌多逢掷果人。 鼓吹前驱冲夜市,金吾何处避香尘? 溶溶月路波千顷,谁信凌波有洛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镜园:可能指某个园林或场所的名称。
  • 词客:指擅长诗词的文人。
  • 鼓吹:古代的一种乐器合奏,也指仪仗中的音乐。
  • 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金吾:古代官名,负责京城的治安。
  • 香尘:指女子行走时扬起的尘土,因带有香气,故称。
  • 溶溶:形容月光柔和、明亮。
  • 洛神:传说中的洛水之神,美貌非凡。

翻译

元宵节的夜晚,城市里到处是新年的灯火和欢乐的气氛,正值十五的夜晚,春天的气息令人怜爱。 东山一带,常常能看到带着美丽女子的文人,南边的街道上,则多是向美人投掷水果的追求者。 鼓吹乐声在前引导,穿过了夜晚的市集,金吾官在何处能避开这些带着香气的尘土呢? 月光柔和,照耀着广阔的水面,谁能相信在这样的月光下,会有洛水之神凌波而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通过“万井烟灯”、“鼓吹前驱”等词句,生动地再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东山惯挟如花妓,南陌多逢掷果人”反映了当时文人与妓女交往的社会风气,以及街头巷尾的浪漫情愫。结尾的“溶溶月路波千顷,谁信凌波有洛神?”则以月光和洛神为喻,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遐想,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