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补怛(bǔ dá):即普陀,佛教圣地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
- 大士:指观音菩萨。
- 游僧:四处游历修行的僧人。
- 狮子吼:佛教用语,比喻佛或高僧说法时的声音如狮子吼,能震撼人心。
- 频伽:佛教中的神鸟,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袈裟(jiā shā):僧人穿的衣服。
- 盘陀石:形状曲折不平的石头。
- 善财:佛教中的善财童子,是观音菩萨的侍者之一。
翻译
沧海遥远,雪浪堆积如山,补怛山顶上幻化出楼台。 多因观音菩萨常在此显现,吸引了众多游僧从远方来此。 狮子吼声震撼着林间岩壑,频伽神鸟出洞,树梢云开。 僧人坐在曲折的石头上,认出自己的前身是善财童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补怛山的神秘与庄严,通过“沧海天遥雪浪堆”和“补怛山顶幻楼台”的壮阔景象,展现了佛教圣地的超凡脱俗。诗中“多因大士寻常现,尽唤游僧自远来”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感召力,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圣。后两句通过“狮子吼”和“频伽出洞”的生动描绘,进一步以佛教象征物强化了圣地的神圣氛围。结尾的“袈裟坐向盘陀石,认得前身是善财”则带有转世轮回的意味,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者的虔诚。
郑真的其他作品
- 《 送渊上人璧潭归弋阳 》 —— [ 明 ] 郑真
- 《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 》 —— [ 明 ] 郑真
- 《 送分教陈宗穆奉旨还京四 》 —— [ 明 ] 郑真
- 《 题芥坡图 》 —— [ 明 ] 郑真
- 《 瑞州萧彦良久客宁夏既归省母则其妻已死遂携子以行其妻弟喻孟良求诗以赠 》 —— [ 明 ] 郑真
- 《 寄方参政文敏 》 —— [ 明 ] 郑真
- 《 寄题宣和重楼合喜图 其二 》 —— [ 明 ] 郑真
- 《 题汤宣使诗卷内有贡院谒赵六先生之作 》 —— [ 明 ] 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