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浮玉山房

· 郑真
削成尖玉涌玻瓈,疑似昆仑瀚海西。 宝气伏藏丹壑暗,佩声缥缈彩云低。 长材自许充瑚琏,高爵终期赐璧圭。 夜月秋深瑶帙启,浮光耿耿烛星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成尖玉:形容山峰尖锐如玉。
  • 玻瓈:即玻璃,这里形容水面清澈如玻璃。
  • 昆仑瀚海:昆仑山和瀚海,指遥远的西方。
  • 宝气伏藏:指珍宝的气息隐匿不显。
  • 丹壑:红色的山谷。
  • 佩声缥缈:佩玉的声响隐约而遥远。
  • 彩云低:彩云低垂,形容景象美丽。
  • 长材自许:自认为有才能。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比喻重要的人才。
  • 高爵终期:期望将来能获得高官显爵。
  • 璧圭:古代玉器,比喻高贵的地位。
  • 瑶帙:珍贵的书籍。
  • 浮光耿耿:光亮闪烁的样子。
  • 烛星奎:照亮星宿,形容夜晚的光亮。

翻译

山峰尖锐如玉,水面清澈如玻璃,仿佛是遥远的昆仑山和瀚海之西。珍宝的气息隐匿在红色的山谷中,佩玉的声响在低垂的彩云间隐约可闻。自认为有才能,期待成为重要的人才,期望将来能获得高官显爵。在秋夜深处,珍贵的书籍被翻开,光亮闪烁,照亮了星宿。

赏析

这首作品以浮玉山房为题,通过描绘山峰、水面、珍宝、佩声等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削成尖玉”、“玻瓈”、“宝气伏藏”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丰富想象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