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选士:选拔人才。
- 鉴别精:精于鉴别,指选拔人才时眼光独到。
- 猖狂:放肆,无拘束。
- 渎:轻慢,不敬。
- 部曹:古代官署中的部门,这里指官员。
- 老生:老书生,指年长的学者。
- 通三传:精通《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小子:年轻人,这里指年轻的学者。
- 习两经:学习两种经典。
- 郡守:郡的长官。
- 遣符:派遣使者。
- 劝驾:劝人出仕。
- 舟师:船夫。
- 戒道:准备道路,这里指准备航行。
- 扬舲:扬帆。
- 虚声:虚名。
- 传笑:被人嘲笑。
- 识丁:识字。
翻译
选拔人才向来需要精于鉴别,我这放肆之人怎敢轻慢官员的听闻。 年长的学者不懂得精通《春秋》三传,年轻的学者又怎能学习两种经典。 郡守派遣使者亲自来劝我出仕,船夫准备航行等待扬帆起航。 虚名无用,只会被人嘲笑,何不生来就不识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选拔人才和学问追求的深刻见解。诗中,“选士从来鉴别精”一句,既是对选拔人才标准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当时选拔制度的不满。后文通过对老生和小子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学问的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性。最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以及对真正学识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