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陈抑之宪副寄怀之作次元韵二首

清流白石伴幽居,习静投閒与世疏。 四面寒塘开水镜,一轮明月抱蟾蜍。 何人醒梦还寻鹿? 有客持竿不取鱼。 长忆论文同刻烛,知君架满邺侯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答谢。
  • 宪副:明代对按察副使的尊称。
  • 元韵:原韵。
  • 习静:习惯于安静。
  • 投閒:置身于闲暇之中。
  • 水镜:比喻清澈的水面。
  • 蟾蜍:传说中月宫里的动物,常用来指代月亮。
  • 寻鹿:寻找鹿,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
  • 持竿:拿着钓鱼竿。
  • 刻烛:古代一种计时方式,这里指共同度过的时光。
  • 邺侯书:指邺侯的藏书,邺侯是唐代著名藏书家。

翻译

清澈的流水和洁白的石头陪伴着我幽静的居所,我习惯了安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四周寒冷的池塘像镜子一样反射着水面,一轮明月仿佛拥抱着月宫中的蟾蜍。有谁在梦中醒来还在寻找那虚幻的鹿呢?有客人拿着钓鱼竿却并不打算钓鱼。我长久地回忆着我们一起讨论文学、刻烛共度的时光,我知道你的书架上摆满了邺侯的珍贵藏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居所景象,通过“清流白石”、“四面寒塘”和“一轮明月”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诗中“习静投閒与世疏”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寻鹿”和“持竿不取鱼”的描绘,寓意了诗人对于虚幻追求的放弃和对真正生活乐趣的把握。结尾的“长忆论文同刻烛,知君架满邺侯书”则深情地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并赞美了友人的学识渊博。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