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季冬过黄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张玄中两宪副招游赤壁时江风不可以舟同酌苏祠台上得五首
乘舟能犯斗,倚槛亦摩霄。
道士如相遇,飞仙或可招。
台高堪抱月,夜静忆吹箫。
叹息词人去,江城倍寂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丑季冬:癸丑年的冬季末月,即农历十二月。
- 黄州:地名,今湖北省黄冈市。
- 柴羽元方伯: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胡存蓼、张玄中:人名,同上。
- 宪副:官职名,指副宪,明代中央监察机构的副职官员。
- 赤壁:地名,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因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而著名。
- 苏祠:指纪念苏轼的祠堂。
- 犯斗:指乘舟穿越星斗,形容舟行之高远。
- 摩霄:触及云霄,形容楼台之高。
- 道士:指苏轼《赤壁赋》中的道士,即赤壁之游的虚构人物。
- 飞仙:飞翔的仙人,比喻超凡脱俗的人物。
- 抱月:形容楼台高耸,似乎可以拥抱月亮。
- 词人:指苏轼,因其是著名的词人。
- 寂寥:寂寞空旷。
翻译
乘舟仿佛能穿越星斗,倚栏亦似触及云霄。 若道士如《赤壁赋》中相遇,或许能招来飞仙共游。 楼台高耸,似乎可以拥抱明月,夜静时忆起吹箫的雅趣。 叹息苏轼这样的词人已去,江城因此倍感寂寞空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邓云霄在癸丑年冬季末月,应柴羽元、胡存蓼、张玄中三位宪副之邀,游历赤壁时的所感所想。诗中通过“犯斗”、“摩霄”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提及“道士”、“飞仙”,暗含对苏轼《赤壁赋》中超脱尘世意境的追忆。末句“叹息词人去,江城倍寂寥”,则抒发了对苏轼逝去的惋惜及对江城空寂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文人的怀念与对当下境遇的感慨。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部兵之狄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 》 —— [ 宋 ] 贺铸
- 《 辛巳腊月休日绝江至瓜洲观战地与马德骏冯圆中二郎中会舟回焦山德骏令嗣始来侍行某偶留金山不获与此游辄和三诗以寄怀时 驾至镇江 德骏瘗字韵 》 —— [ 宋 ] 史浩
- 《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 —— [ 宋 ] 周密
- 《 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 》 —— [ 明 ] 江源
- 《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 —— [ 唐 ] 李贺
- 《 十二月十二日后殿朝参 》 —— [ 宋 ] 孔武仲
- 《 十二月赴成都纪行杂诗八首(选二) 其二 》 —— [ 清 ] 赵熙
- 《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