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杪(qiū miǎo):秋末。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李烟客: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同调:指志趣相投的人。
- 维舟:系船停泊。
- 执手:握手,表示亲密。
- 狂来:形容饮酒的豪放。
- 石(dàn):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 水一方:出自《诗经·蒹葭》,意指远方的水边,比喻离别之地。
- 往事浮沉:指过去的经历和变迁。
- 短鬓:指头发短而稀疏,形容衰老。
- 奚囊:古代用来装诗稿的小囊,这里指诗稿。
- 绨袍(tí páo):一种质地较厚的丝织品制成的袍子,这里指厚衣服。
- 恋恋:依依不舍的样子。
- 海国:指沿海地区。
翻译
秋末,我停船在广州城边,李烟客带着酒来访,我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我们志趣相投,情谊更深,手牵手站在古城旁。 豪饮时能喝下千石酒,离别时只能空唱那远方的水边。 回忆往事,感慨岁月变迁,伤感地看着自己稀疏的头发。 新写的诗篇不知有多少,都装进了我的诗囊。 厚衣服在急促的西风中依依不舍,沿海地区迎接寒冷,夜晚已有霜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末时节,诗人在广州城边停船时,与友人李烟客的相聚与别离。诗中,“同调相怜意倍长”表达了两人志趣相投、情谊深厚的情感。通过“狂来堪尽酒千石,别去空歌水一方”的对比,诗人抒发了相聚时的豪放与离别时的无奈。末句“绨袍恋恋西风急,海国迎寒夜有霜”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进一步以西风、寒夜、霜降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依依不舍和对友情的珍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感慨。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拟古宫词一百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古六宫诗六首吴宫 》 —— [ 明 ] 邓云霄
- 《 王庄驿寄长洲父老 》 —— [ 明 ] 邓云霄
- 《 癸丑季冬过黄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张玄中两宪副招游赤壁时江风不可以舟同酌苏祠台上得五首 》 —— [ 明 ] 邓云霄
- 《 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 》 —— [ 明 ] 邓云霄
- 《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 —— [ 明 ] 邓云霄
- 《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 —— [ 明 ] 邓云霄
- 《 京华元夕诗 》 —— [ 明 ] 邓云霄
相关推荐
- 《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 》 —— [ 明 ] 伍瑞隆
- 《 杪秋漫兴 》 —— [ 清 ] 潘高
- 《 赏菊二首 》 —— [ 清 ] 金应澍
- 《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 》 —— [ 清 ] 王恩浩
- 《 甲辰九月感怀 》 —— [ 明 ] 张煌言
- 《 暮秋有感 》 —— [ 元 ] 李俊民
- 《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 —— [ 清 ] 多隆阿
- 《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昊天观时杨阁老新直未满以诗见寄斐然酬和有愧芜音 》 —— [ 唐 ] 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