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母行

· 管讷
云间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儿在褓,自分茕茕守空室。 家贫何以为生理,纫缝得钱奉甘旨。 门外春风自往来,寒心一寸如灰死。 东家议姻张绮筵,西邻通媒续断弦。 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凛凛心逾坚。 孤儿今年三十五,教养成人应门户。 舅姑百岁俱寿臧,华榜旌书照乡土。 九峰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 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茕茕(qióng 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 纫缝:缝纫。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绮筵:华丽的宴席。
  • 断弦:比喻丧偶。
  • 冰霜: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
  • 凛凛: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 心逾坚:意志更加坚定。
  • 寿臧:长寿且健康。
  • 华榜旌书:指官方的表彰文书。
  • 柏舟:比喻坚贞不移的节操。
  • 淞之湄:指淞江的岸边。

翻译

云间尹母十七岁时,嫁人三年后丈夫因病去世。公婆尚在,儿子还在襁褓中,她自感孤独无依,守着空房。家境贫寒,她通过缝纫赚取微薄收入,以供养公婆和儿子。尽管门外春风自来自去,她的心如灰烬般冰冷。东家有人提议再婚,设下华丽的宴席,西邻也有人来说媒,希望她再嫁。然而,她决心不改,意志如冰霜般坚硬,更加坚定。她的孤儿如今已三十五岁,她教育他成人,支撑起门户。公婆都活到了百岁,健康长寿,她得到了官方的表彰,荣耀照耀着乡土。九峰三泖风景清奇,她的柏舟在淞江边泛泛而行。我们乡的风俗如此,尹母的故事将永远不愧为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尹母坚贞不屈、守节养家的形象,通过对比她孤独的生活与外界的诱惑,突出了她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诗中运用了冰霜、柏舟等象征性语言,强化了尹母的坚贞与不移。结尾处提到乡土的荣耀和风俗,强调了尹母故事的普遍价值和教育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