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生王廷采分教中都国学植槐于庭扁曰槐轩求题
虚星孕良木,植彼文苑中。
教雨既沾溉,枝叶何青葱。
常刑庶无犯,守护克有终。
岁久已云茂,郁然若云从。
诸生俨成列,弦诵怡清风。
伊人抱良材,树德匪尔同。
当知进修者,亦由滋培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监生:明清时期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
- 分教:分别教导。
- 中都国学:指当时的国立学校。
- 扁:门上的横匾。
- 虚星:指天上虚宿,古人认为虚宿主管树木生长。
- 文苑:文化学术的园地。
- 教雨:比喻教育的影响。
- 弦诵:指读书声。
- 伊人:那个人,指王廷采。
- 树德:树立德行。
- 进修:进一步学习和修炼。
- 滋培:滋养培育。
翻译
在虚宿的影响下,一棵优良的树木被种植在文化的园地中。教育的影响如同雨水滋润,使得枝叶变得青翠茂盛。通常的刑罚或许无法触及,但守护和培育却能坚持到最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棵树已经茂盛,郁郁葱葱如同云朵一般。学生们整齐地排列着,读书声和清风一同愉悦。那个人拥有优秀的才能,树立德行与你我不同。应当明白,那些努力进修的人,也是因为有了滋养培育的功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在文化园地中成长的槐树,比喻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学生成长的景象。诗中,“虚星孕良木”寓意着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雨既沾溉,枝叶何青葱”则形象地表达了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滋养作用。后文通过“岁久已云茂”和“诸生俨成列,弦诵怡清风”描绘了学生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诗人通过对“伊人抱良材,树德匪尔同”的赞美,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品德和才能培养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成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