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
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乾。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
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
紫诰定应来绚烂,綵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
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郎:指柳以临,因其官职为楚仪官,故称清郎。
- 楚仪官:明代官职名,负责礼仪事务。
- 雁荡云山:指雁荡山,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以山水秀丽著称。
- 青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此处比喻山峰。
- 九个:指九座山峰。
- 苍狗: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比喻云彩。
- 拄笏:古代官员手持的笏板,此处指代官员。
- 庭树鸡鸣:指家中的鸡鸣,表示早晨。
- 问寝:指问候长辈的安寝情况。
- 江庖鱼美:指江边的鱼美味。
- 承欢:指侍奉长辈,使其欢心。
- 桂因招隐:指桂树因为招引隐士而显得老态。
- 萱解忘忧:萱草能解人忧愁,使人忘却烦恼。
- 露叶漙:露水滴在叶子上。
- 乌犍:黑色的牛。
- 秋穫:秋天的收获。
- 白鹤归时:白鹤归来的时候。
- 醵社祀丁兰:指邻里共同祭祀丁兰,丁兰是古代孝子的典范。
- 紫诰:指皇帝的诏书。
- 綵衣:五彩的衣服,此处指代儿童。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车辆。
- 竹杖:竹子制成的手杖。
- 药阑:药园的围栏。
- 春酒:春天酿制的酒。
- 介眉寿:祝寿。
翻译
清郎柳以临如今是楚仪官,他在画中观赏雁荡山的云山美景。山峰如同青鸾般耸立,共有九座,而云彩则变幻莫测,不是苍狗所能比拟。斜阳下,枫林晚照,草阁中透着秋寒。家中的鸡鸣让人想起问候长辈的安寝,而江边的鱼美味却无法侍奉长辈。桂树因招引隐士而显得老态,萱草则能解人忧愁。溪边的樵夫归家,风也变得便利,源头的小童汲水,雨刚刚停歇。乌犍耕作后,秋天有了收获,白鹤归来时,正是晚餐时分。东边的邻居搬家,像是孟母三迁,西边的邻居共同祭祀丁兰。天边的雁让人归心似箭,月下的蛩声让旅人的梦残破。皇帝的诏书定会绚烂,五彩的衣服让孩子们欢舞。花径上,板舆前引,药园旁,竹杖随行。春天酿制的酒为长辈祝寿,家中的喜庆场景留给后人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柳以临作为楚仪官的生活场景,通过山水、家庭、邻里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其清雅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的深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鸾、苍狗、桂树、萱草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长辈的孝敬和对邻里和谐的珍视,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明代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