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女门访张叟留宴竹下一首
东吴张季鹰,高怀寄林下。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
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借问醉何处,习家池上头。
虽云五湖滨,宛对潇湘流。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
我来脱巾坐终夕,开琴欲去还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齐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张叟:即张季鹰,东吴时期的隐士。
- 竹下:指张季鹰的居所,周围种有竹子。
- 翠云:形容竹子茂盛如云。
- 萝窗:指窗户被藤萝覆盖。
- 酩酊:形容大醉。
- 杯斝:古代酒器。
- 习家池:地名,可能是张季鹰常去的地方。
- 五湖:泛指江南的湖泊。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用来形容景色优美。
- 黄屋:指帝王的宫殿,这里比喻世俗的繁华。
- 清秋:清爽的秋天,这里比喻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 淹留:停留,逗留。
翻译
在东吴的齐女门,我拜访了隐士张季鹰,他在林下种竹,竹子茂盛如翠云,窗户被藤萝覆盖,景色宜人。他平生喜欢大醉,从未停止过饮酒。我问他在哪里醉倒,他说在习家池的上方。虽然身处五湖之滨,却仿佛面对着潇湘的美景。他不觉人间有帝王的宫殿,未曾有一天不享受清秋的宁静。我来此脱下头巾,坐在竹下度过整个夜晚,打开琴想要离去,却又被美景吸引,久久不愿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隐士张季鹰的情景,通过对其隐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等句,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隐居地的清幽与美丽。而“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则深刻表达了隐士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黄省曾的其他作品
- 《 金坛令任佃约游顾龙山雪阻不果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卧病草堂送客之金陵二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长安赠苏允吉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题汪给事子宿山居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眺初阳台从妙智院北探紫云洞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裒次何仲默集有感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赠冯隐君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宴万都阃宅二首 其二 》 —— [ 明 ] 黄省曾